人本教育札記 第278期 2012/07 |
「糟糕,又要買禮物了」,這是現在人共有的「節日焦慮症」;花錢還是其次,煩人的是不見得能討好:總不能每年換一次刮鬍刀吧?送打火機又等於是弒親(在這反煙的時代)。有識之士喜歡檢討「消費型社會」,說是總有一天要耗盡地球資源,因為大家買了太多用不著的東西;但天可憐見的,一年有那麼多節日都要「平安渡過」呀,何況還有那做官的新增了「祖父節」!
這且不去說它,草民們的人生哲學,無非就是過一天…不、過一節算一節; 所以,那麼,這就,趕快來google一下(在這網路的時代):真沒料到,電話公司竟然已經備妥各式「罐頭簡訊」,其中列居首則的,赫然就是「父親節到了,真不知道要買什麼禮物,只好送通簡訊,祝老爸父親節快樂」,旁邊一個「發送」按扭,想忍住不去點它都不行;然而,尷尬的事情就在點下去之後:一下子出現了七、八、上十個欄位,上方寫著「請輸入接收者電話號碼」,下方還有一行閃動的「傳送超過十筆請按此」!
這有一點像是老式相聲裡的段子,拐彎抹角地總是要引出「有幾個爸爸」來罵人;但我們知道那個程式是設計讓人發廣告的(唉,在這傳銷的時代),何況現在的人早就不拿這種事情來做文章了,尤其是經歷了「喜歡嗎?爸爸買給你」的廣泛洗禮之後,說不定還真有人恨不得多幾位來買給他呢!
話是這麼說,但時代的進步,只是讓人不再計較媽媽的男人,或有幾個男人而已;至於父親的權威,自從建立之初,數千年來鬆動的畢竟有限。但既然說到「之初」,就讓人不得不去想「之前」是怎樣。札記上曾有過一個專題,是談未婚媽媽的,記得那時候我們特別說過:「每個人都是未婚媽媽的後代」;所以,如果是我們的祖先想給爸爸打個罐頭簡訊,他的困難絕不是要輸入的「接收者」太多,而是根本不知如何輸入—倒不是因為老爸沒有手機,而是,就像書上說的,「只知有母,不知有父」嘛!
其實,就自然現象而言,這實在是非常之合理:從懷胎到養育,都是由媽媽一體承擔,一肩扛起,要經過好幾年的辛勞,才能終於成就一個新新人類;在這以人造人的偉大事業裡,男人的功能,只是在最開始的一瞬間送來了另一組基因, 增加母體基因的多樣化,以利演化之運行。這位「基因信差」的工作,在第一時間就已經結案了;爾後的日子裡,他也許還在旁邊打打雜,跑跑腿,或者早就被掃地出門,不知所終,但最重要的是,這種「送快遞」的角色,不僅非止一人, 其實是絡繹不絕於途,而且,就連上帝也不知道誰真正達成了任務。
這種自由自在好日子,就這樣一天一天地過著(哈,在那無父的時代),直到不知哪一天,隨著生活技能的進步,家裡忽然有了「隔宿之糧」,進而也累積了一定的「遺產」;這一下子,問題就來了:原先打雜跑腿的男人們,因為農耕畜牧的專業化,已經變成生產的主力,現在認定財富是他們個人所創造,絕不願意留給不相干的外人,於是,就非得認出自己的兒子不可。但不經過DNA對比, 誰能認出誰呢?唯一的辦法,就是把女人關在家裡,不准其它男人接近;倒也不是特別鍾愛於她,只是非如此不能保證血統之純正。
有很長一段時間,男人對於「綠帽」一事非常之在意,祭出各種義正詞嚴、呼天搶地的理論;但究其實際,這種在性關係上無以名之的獨霸心態,不過就是有了幾個錢之後心眼隨之變小罷了,這是物質世界決定精神領域的思想意識的又一明證。不管怎樣,反正母系社會逐漸遠去,而父權制度之下的宗法社會就建立起來了。在這個過程裡,父親的角色和形象,便日益鮮明:獨裁者為了抬高自己的地位,就把「父」拉上,常常「君父」並稱;宗教家為了彰顯神的崇高偉大, 也把「父」拉上,稱他為「我們在天上的父」;還有那教書的,竟然以為一日為師,終身可以當人家的爸爸,也不去徵求一下媽媽的同意…
這樣我們就明白,為什麼和女權對立的並不是男權:男人本來是無辜的,送貨小弟能「辜」到哪裡去呢?問題是,一日為父或將要為父,在父權文化薰陶之下,他就以為可以掌管一切;教訓兒女指揮老婆是如此,組成軍隊建立政府也是一樣。他要的不過是權,但這權的正當性卻還要「以父之名」。所以,不論男女, 都應該聲討「父權」;「父權」是自由平等博愛民主…所有你能想到的好事情的共同敵人,生而為人就該鳴鼓攻之。父權主義和父權心態無所不在,我們都要小心, 連女性主義者也可能被父權意識浸潤,比如,不准別人穿漂亮衣服…
糟糕,話說得遠了。在這父親節的前夕,在諸多父親高大身影的面前,本來是想仿照麥克阿瑟或蔣介石,寫個「為父祈禱」或「與父家書」,哪知筆下吐真言,一不小心,竟將「男人轉化為父親」的真相合盤托出,實在是很沒有禮貌;不過事已至此,悔之無及,只好與大家共勉:讓我們這些平凡的爸爸,一起來脫下父親的制服,恢復男兒的本色,好好地愛小孩,愛伴侶,愛台灣這位共同的母親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