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小孩之要義,無它,挖空心思而已矣!為了教小孩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」,我們想,在「雙手推牆,人反後退」這麼明顯的事情上,硬要加上什麼「反作用力」的抽象概念,未免矯情;必須有一些不那麼明顯的事情,才能顯得這抽象概念的威力,所以,一上課就先發下一篇短文:
「一船人用力划漿,很累。風神看了說:怎麼這麼笨,不會把帆張起來;眾人說,張過了啊,根本沒有風;風神說:那是因為我剛才不在,上網咖去了,現在我已回來,有我,一切就搞定了。眾人大喜,把風神請到船上,坐在船尾,一面張起大帆,一面搬出酒肉;風神吃飽喝足之後,癱在椅上,乃運起神功,用力往帆吹去。 然而,帆雖鼓起,船竟不動;風神已經卯足全力,吹得面紅耳赤,眾人只是面面相覷,噤不敢語。只有一小學徒,不懂人情世故,正要張口說話,旁邊大人照頭敲下一記,附其耳小聲說:小孩有耳無口!小學徒心中憤懣,拿起大斧,就往帆繩砍去,一片大帆應聲而落;本意只是想:無用之帆,張之無益,不料,就在此刻,船竟以迅雷之勢往後退去…」
先說這短文的筆調:開始寫的時候,只是隨手寫去,甚至還用了小孩的流行用語;但等到情節進入關鍵,文中「張力」慢慢加大,「懸疑」即將展現,筆下自然也就「緊湊」起來,無意之間,竟然有了「古風」。這麼一來,這自然課的第一階段,無可避免地,就變成了閱讀課。這閱讀的重點有三個:第一,為什麼要把風神請到船上?表面上的答案是很容易的,無非就是要好好款待他,但深一層的意思還是需要一點想像,就是,免得吹離了風力範圍又得自己划船—所以,所有的好意裡面,難免都隱藏著自利的因子;第二,為什麼不准學徒說話?答案就在「人情世故」四個字上,可能也正是我們的小孩應該學一學的,在學習「反作用力」之外;第三,所謂「往後退去」到底是往哪個方向?這其實是閱讀的基本功,就是要在字裡行間找到線索:前文既然說請風神「坐到船尾」,那就一定是往船頭的方向吹帆,所以帆落之後船的走勢,就不止是往船頭的反向退去,也是往風吹的反向退去—掌握了這一點,才能接下去研究「反作用力」!
據說,在新北市的一場「閱讀教育高峰論壇」上,洪蘭表示:台灣教育扼殺創造力最大的元凶是「標準答案」;一旁的朱立倫點頭稱是,並表示一定要改正「從教科書文字找答案」的教學方式。其實這兩個人說的是一團糊塗話:既然是推動閱讀,閱讀就是要讀懂文字,當然就是要在所讀文字中找答案;跳過了這一步,拿著一篇文章自行任意發揮,不去追尋作者的原意,根本就是假閱讀。那要如何釋放創造力?首先就是不能太重視閱讀,其次就是不能只讀教科書,而教科書也必須有多種不同版本。至於標準答案,只是制式考試之下的必然結果;拿它來當元兇,恰恰好就放過了只重分數和學歷的罪過。更重要的是,根本不應該那麼重視答案(無論標準與否),而是要能提出問題。當然,這些只是接著上文順道提起,並不是現在要談的主題。
回到風神的故事,不難發現「帆雖鼓起,船竟不動」有點類似「站在車上推車」,推它不動乃是必然;然而,有一個重要差別,後者是一個「機械」的現象,容易用機械的方式解釋,前者涉及「以風吹之」這個看不見的力量,比較難以想像,再加上小學徒造成的「奇蹟」,就更能直指「反作用力」的核心思想。仔細來說:推車的手,和立在車上的腳之間,是以身體相連的;所謂「推」,就是透過身體的伸展想要增加這手和腳之間的水平距離,但這水平距離已被車子的固體結構所決定,即使卯足全力,也不過就是把車子拆了,絕不會造成車子的移動;但是,風神吹出來的氣流,已經脫離了風神的「身體」,和他沒有關係了,二者間並無機械的連結,照說無論他在船上或船外吹,效果都應該一樣,為什麼坐在船上竟然和車上推車一樣,也吹不動船?
所謂「反作用力」的核心思想,正是指此而言:只要向一方拋出某物(包括吹出氣流),必然造成自己往另一方的移動(如果沒有受到其它阻礙的話),並不需要真的「推到」什麼東西。於此,傳統上是舉出火箭、噴射機、或溜冰者往後拋出同伴等例子,這些當然都沒有錯;可惜的是,一般的教學很少引導小孩提出問題,即使提了問題,恐怕也得不到適當的討論(而不是正確答案)。記得小時候,我們曾問老師:進入外太空後,火箭後方已經沒有了空氣,何以還是能經由往後噴氣而前進?當時的想法是,火箭之所以會前進,是因為它後面的空氣就像一堵牆,噴出的氣流「推到」這堵牆上,就像用手推牆一樣,會造成自己移動;沒想到老師和我們一樣,不同的是,他想了半天,居然想出一個理由,說那是因為現在噴出的氣流打到剛才噴出的氣體上!
風神故事所提供的情境,正是包含了各種猜想、質疑、
論辯的各種可能性;特別重要的,是它提供了尖銳的對比,就是「有帆吹不動」和「無帆向後退」之間的矛盾和一致:表面上是矛盾,實質上是一致,一致處就是反作用力一直是存在著的,只要有了往前吹的作用力! 以上,是挖空心思教小孩的一例;透過這一例,希望大家了解,我們始終堅持著教育改革的本業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