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7月1日 星期一

【史英-人本論壇:283】課本膽很大

國文課本,國小國文
《人本教育札記-特別企劃-這就是我們的國文教材嗎?》
自從公視播出【爸媽很大】以來,連我都知道正在流行「殺很大」及其衍生語,用心體會之餘,竟也學會了這種「說很大」的用法。



這一次在「人本學院」開了「教學方法」的課,頗有十幾位現職老師來參加,自然而然地,我們課堂的討論,就對中小學教室的現狀滿有臨場感,嗯,臨場「感很大」。有一天,我選了幾冊國語課本打在螢幕上,請大家看看這要怎麼教,沒想到,一段一段地讀著讀著,全場竟然「笑很大」,止也止不住。

這是為什麼呢?其實我也說不上來,大概就是覺得,嗯,有一點「瞎很大」:例如,一個人住院,竟然發現病床是他之前捐的;而無巧不成書,另一人病危輸血,赫然看見捐血袋上寫著自己的名字(南一版四下)│讀了這一課,還有誰敢懷疑善有善報?又例如,一株野百合立志要努力開花,雖然別人都說「開在這斷崖上也不會有人來看」,但它堅持要「證明自己的存在」;但花要怎麼做出證明?課文說因為它及其子嗣花開滿谷,吸引了許多人千里迢迢來欣賞(康軒版五上),所以嘛,它終於證明了—大家忍不住想,莫非是證明了「別人的存在」?

當然,我們課堂上這群人有一點「挑很大」、我是說、有一點太過挑剔:畢竟無論是人生於世,還是花生於野,能子孫滿堂又得到別人的欣賞,也不是什麼壞事,而且,姑不論「證明自己的存在」到底是什麼意思,既然自己「存在」了,別人順便也「存在」一下,似乎也屬合理—當然,你還是不得不佩服作者,能把「功成名就」這個陳腔濫調說得這麼存在、我是說、文雅。

所以,和課堂上那群人比起來,我就比較隨和:鼓勵學生出人頭地嘛,課本好像本來就該這樣!倒是另有一點,也許更值得關切:課文說「百合剛剛誕生的時候,長得和雜草一模一樣。但是,它心裡知道自己並不是一株野草…」,這個說法實在啟人疑竇:就算被誤為野草又打什麼緊,就值得那麼努力去劃清界線?真是的,野草到底得罪了誰啊?

一個人想要奮發向上,不妨有各種理由,為了發財也好,為了成名也好,為了服務社會造福人群也好,甚至莫名其妙地想要證明自己的存在、以致終究還是得靠別人的存在,也都並無不可。這些動機,無論高下,好歹總是為了自己,而和別人無關;但如果理由是「心裡知道自己並不是…」,那就奇怪了,因為這個動機是建立在和別人的先天的差異之上。為什麼非得品質不凡,人才能力爭上游?為什麼人在力爭上游之前,必須先在心裡把別人踩在腳下?

如果一個貧農子弟從小就「知道自己並不是生來種田的」,一個工人子弟「知道自己並不是注定要當黑手」,姑不論這樣是否就會奮發向上(而不是反倒鋌而走險去搶劫),但我們會同意孩子們這樣歧視自己的階級、自己的出身、自己的家人乃至父母兄弟嗎?然而,就在同一冊的另外一課裡,另一位作者說「…(因為擔任清潔工作)每次拿起掃把,就暗自流淚,我想:我要這樣過一生嗎?…」,然後,作者就「知道(!)自己唯一能夠做到的,就是:讀書,讀書,讀書!」;難道從沒有人想過,讀這課本的孩子,他家裡正有很多人是「這樣過一生」的嗎?

讀者諸君或者會說,課本只是告訴孩子「事實」,就是應該「讀書,讀書,讀書」啊;為什麼要扯出什麼階級問題,你這樣「想很大」,比那些「挑很大」的還可怕!

好吧,那我們就來「讀很大」好了。讀讀這段文字:「景公十分難過,認為養馬人沒有把馬照顧好,便把怒氣出在養馬人身上,準備處死養馬人。」短短的一句話,「養馬人」竟出現三次之多,明顯違反寫作的基本原則,我們會以為是學生不成熟的習作吧?但這是同冊又一課的課文,據稱是改寫自《晏子春秋》。

但文句不是唯一的問題。《晏子春秋》原文的焦點是:晏子數之曰:「爾罪有三:公使汝養馬而殺之,當死罪一也;又殺公之所最善馬,當死罪二也」;第三罪才是「使公以一馬之故而殺人,百姓聞之必怨吾君,諸侯聞之必輕吾國」。但經過「改寫」之後,原來的第一、二罪合成「沒有做好工作」的第一罪,而「百姓怨」和「諸侯輕」被拆成為第二和第三罪。看來,改寫者沒有理解晏子把「失馬」列為二罪的反諷意味:先是故意把疏忽說成是「殺馬」,又加一罪為「殺了公之所最善馬」。

這也就罷了,課文的最後,居然自己加了評論,說什麼「齊景公為人民創造了很多福祉」,顯然「改寫家」並不清楚這位國君的歷史評價是「好治宮室,聚狗馬,奢侈,厚賦重刑」(詳見《史記》「齊世家」)。

那麼,這種「改很大」的事情是偶然的嗎?同一冊還有一篇〈湖濱散記〉,雖然在標題下註明是「摘錄」,但內文看起來就是一篇完整的文章,而在教師手冊上,也完全沒有說明是從那麼大一本書的哪些章節中摘錄了哪些段落。唯一能看出摘錄痕跡的是,描寫湖濱的每一段,都是以「…實在很有趣」或「…的確非常奇妙」收尾,標準的小學生作文口氣。

總而言之,這樣的課本,既無文采(還有文法不對的),亦乏思想(倒是有很多士大夫意識),又不尊重原文、不提供詳細的來源或出處(以致於老師要進一步研究都很困難),竟敢叫孩子們當聖經一樣讀,真是需要很大的勇氣。於此,我實在也無話可說,只能說,唉,課本膽很大。


森林小學暨人本教育師資培訓

2013春季森林小學師資培訓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